為積極響應教育部高教司“慕課西行”號召,進一步加深校際合作交流,扎實推進急診醫學課程建設,5月12日下午,溫州醫科大學和昆明醫科大學開展了同步課堂。
溫州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信息與工程學院)執行院長兼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盧中秋與昆明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副院長朱梅參加開課儀式,均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助力雙方校際交流,激發教學創新,在未來實現更多的優秀教學資源共建、共享”。
課前,為了讓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學習需求,雙方課程負責人、授課教師對課程內容、案例選擇、互動形式等多方面進行了反復溝通,除線上集體備課外,更是實現線下研討,認真梳理、打磨教學設計,確保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學有所長。
主講教師昆明醫科大學譚漾和溫州醫科大學唐亞慧,先后就“有機磷中毒”和“百草枯中毒”內容,為兩校學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同步課堂。
課堂伊始,譚漾為同學們層層剖析了有機磷中毒的診斷、臨床表現及治療,并結合圖片、視頻、知識導圖等幫助同學們深入了解其發病機制。在治療環節,圍繞患者是否需要洗胃,雙方學生開展激烈而又富有學術的辯論。
唐亞慧用真實的臨床案例引入百草枯中毒的講解,深度融入臨床思維并講解臨床注意事項,采用“CBL與翻轉課堂”結合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老師為引導”的形式步步推進課堂進程。為檢驗和鞏固教學效果,課堂最終以在線游戲知識競答結尾并將課堂氛圍推至高潮。
盡管直播教室相隔千里,但兩校學生全程積極參與,課堂氣氛熱烈。兩校師生均表示,這樣的授課方式新穎、生動且高效,拓展了同學們探索知識的學習方法,提升了其自主學習能力。
盧中秋作課堂的最后總結與點評,高度認可雙方師生的充分準備與認真態度,強調做匯報時必須字字嚴謹,且可在雙語教學、融入最新學術進展等方面進行改善。
他表示,此次同步課堂做到了“以臨床案例為主線,以高階能力為目標”;實現了教師-學生角色的轉變;達成了師生、雙方共研共學共成長的目的。
據悉,本次同步課堂吸引了許多青年教師現場觀摩及非直屬附屬醫院臨床教師的線上觀摩。接下來第一臨床醫學院(信息與工程學院)將進一步探索“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教育教學新模式,第二期同步課堂將于5月23日由溫州醫科大學和天津醫科大學聯合舉辦。